我的医药卡起价了!

中文 CHINESE时事热点 HOT TOPIC

10/7/2023

a red stethoscope sitting on top of a pile of money
a red stethoscope sitting on top of a pile of money

想必每个有买医药卡的人都发现各自的保单都起价了。网络上也掀起了不少代理与顾客的口舌,也有代理借题怂恿顾客换保单,更新至最新的医药卡配套,也有人开始怀疑保险公司与代理们是否从医药卡谋取暴利。让我们来探讨医药卡起价背后的逻辑,以及我们能如何保障我们自身的利益。

购买投资性保单的我们每个人给的保费(Premium)扣除代理佣金后,还会付保险费用(Cost of Insurance)。同一系列的Cost of Insurance会汇集在一起,支付索赔(Claim)。要注意的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随着年龄增长Premium可以保持一样,但Cost of Insurance会一直增加,但我不会在这里多加解释,以后会有相关内容。想要带出的是,年纪越大,给的Cost of Insurance 就越多,跟你购买保单时的年龄无关。

那问题来了,越新的保单,我们不难发现保障也越来越好,越来越高。如果有留意的话,其实Cost of Insurance也越来越高。所以新的医药卡并没有“更便宜”,而且已经算进了所需的Cost of Insurance。所以换新的,或保留旧的决定不应该是价格。Premium的数额还有其他方面的考量,较低的Premium并不代表更低的Cost of Insurance,如果要说保险价格,Cost of Insurance Premium更适合。买更新的保单,有了更好的保障,以后可能要付更贵的Cost of Insurance哦,为什么呢?

是什么因素让每一家保险公司,不顾自己客户的流失,都要起价呢?要暴利吗?不是的,最重要的是财务健康,也就是汇集的Cost of Insurance,必需足够应付所需的Claim。如果身边有人进医院,不难发现医疗费用随年增加,至于为何,我们这帖子不会讨论,但是官方的医疗费用每年通膨处于6%以上,尤其是近几年更是离谱,超过了10%。所以间接的,我们也看到保险公司开始谨慎地处理索赔,导致一些无辜的保单持有者不能索赔。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的医药卡保障比较好,那相对的会有更多索赔,索赔数额更高,那Cost of Insurance是不是更高呢?但是起价的数额就要看各保单公司,各系列的真实索赔数额与推算。哪一类的保单起价数额会少一些?这类的保单会是怎样的保单呢?

以前市场上开始推无终身索赔限制(Lifetime Limit),进院无需付费一份钱。但是近期开始推出自付额(Deductible/Excess)保单,而且Premium可以省10%20%。没错!自付额越高,费用越低。还有另一个我们称为共保(Co-Insurance)的保险,也可以省下不少的保费,但是在你要索赔时,你需要自付一定的数额。为何这类的保险比较便宜呢?因为不止索赔数额相对减少了,保客也会因为需要自己付费,也不会滥用保险。市面上有哪些选择呢?

Deductible介于RM300RM500,也有高Deductible介于RM1,000RM100,000,但这么高Deductible谁会要呢?那些有员工福利医药卡的,或者买了很久的底限额保单,也可以买这类的保险搭上去,增加可索赔的限额。

Co-Insurance通常介于10%20%,最好是有上限RM1,000RM5,000的。可能你的保费会省个50%哦。算一算,如果你两,三年没索赔,省下的保费够你付Co-InsuranceDeductible了,如果十年,二十年都没用到医药卡呢?

希望此贴可以让你更了解医药卡起价背后的源由与了解你拥有的选择。至于保留现在的保单,还是买新的比较划算呢?那就见仁见智,要考量的因素还有很多,例如佣金,代理,投资回酬等等。